本文歡迎轉載, 請註明作者
期貨選擇權是對應大盤指數的一種商品, 很多人對於選擇權複雜的角色搞不清楚, 今天以淺顯的方式來說明如下:
比如:
小郭(買方)付了300元權利金給老王(賣方), 約定12月15日要以20000元(履約價)買老王的電腦(商品: 20000電腦call, 假使市價19000, 小郭覺得電腦會漲價 ), 假使12月15日的時候, 電腦的市價漲到22000元, 而老王收小郭的300元, 就一定要賣給小郭.如果電腦反而跌價了,那麼小郭可以選擇不買了, 當然就損失了300元被老王沒收, 如果老王反悔不賣怎麼辦? 期交所就規定賣的人要提出保證金(類似押金)以保障買方權益.
這就是選擇權基本的概念。
現在我們回到期貨選擇權
1. 商品(買賣標的)是什麼?
是不同履約價的買權及賣權--對應大盤加權指數
5800Call / 5800Put
5900Call / 5900Put
8800Call / 8800put
如下圖一系列的”商品”,各有不同的權利金報價
2. 我們可以擔任麼角色?
所有的商品都可以當買方或賣方, 買方付權利金.賣方收權利金押保證金
3. 買賣方的權利義務是什麼?
買方需支付權利金來取得履約的權利, 而賣方支付保證金收取權利金.有履約的義務
4. 稅金:
比如: 成交價100, 買方每口需支付100*50=5000元成本
稅金:權利價值*1/1000=如上100*50/1000=5元
5. 基本單買方策略: 買跌買漲
基本名詞認識:
1) 價平.價內.價外
價平: 指現在的指數位置, 比如指數現在是7400, 則價平就是7400
價外: 簡單講就是權利金比價平便宜的, 叫做價外.如下圖7000put 相對於7400put
就是價外; call則相反, 7500call . 7600call就是價外
2) 成交價: 以點計算, 每點50元
3) 履約價: 結算的基準價格
4) 買方成本:
書上說, 買方夲小利大, 成本有限獲利無限
賣方獲利有限, 風險無限
在市場上做了好幾萬口的選擇權, 發現, 上述的話, 對, 但下單時還須考慮未來盤勢走向及到達時間,
方能決定最佳策略, 並非單一策略使用在每種狀況.
一般而言, 新手都會選擇做買方.因為輸了也就是那些權利金, 正所謂風險有限
我見過只作買方長期賺錢的:一個.他的看盤技巧卻是很高超, 一點不碰運氣
假設: 行情會跌
商品: 價外四檔put
下圖: 買進7000Put (價外) 成交價97, 因為你付了97點的權利金成本, 所以結算要在7000-97=6903以下,才會賺錢, 一般而言, 買方會賺取波動的價差, 多數不會放到結算, 可以參考delta值來算, 如圖delta為
0.26, 如果今天跌100點, put會漲26點, 假設預期震盪的幅度大約200點(兩天內), 則可以據此參考出場點的點數.
要留意的是: delta值並不會每天相同.